台大生技所

:::

研究实验室

图片 类别 主题 研究目标 参与教授
研究实验室 分子遗传实验室 以哺乳动物及鸡之生殖细胞与干细胞为材料,探讨后生遗传学(Epigenetics)对细胞命运决定之影响 林劭品
研究实验室 花卉生技实验室 植物与植物菌质体交互作用、植物型态发育的决定、微藻基因体学研究 陈仁治
研究实验室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实验室 以干细胞建立药物毒性检验平台、蝾螈肢体再生的基因体学和生物学 李宣书
研究实验室 微阵列实验室 利用高通量芯片技术探讨辐射线抑制肿瘤生长之调节机制、开发高通量定序技术相关之算法 蔡孟勳
研究实验室 动物生殖科技实验室 以体细胞核移置技术探讨核再程序化之过程、着床前胚胎发育及胚胎干细胞学之研究与应用 宋丽英
研究实验室 应用暨食品微生物实验室 1.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iomaterials. 2. Bioenergy from agricultural wastes 3. Cell/enzyme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4.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 郑光成
研究实验室 微生物生技实验室 1. 微生物功能性基因之选殖与应用 主要以台湾水牛之瘤胃微生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绝对厌氧性真菌之分离培养、基因选殖,以及酵素的应用。已发表多条新的纤维分解酵素基因,包括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与碳水化合物酯酶(carbohydrate esterase)等,并研究此些酵素应用于饲料添加物与生质能源之可行性。 2. 蛋白质结构研究 酵素能否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主要取决于酵素之活性与热稳定性。为提高酵素之活性与热稳定性,由酵素的结构开始着手研究,进行了蛋白质晶体结构以及酵素与受质交互作用的相关研究。目前已发表多个酵素结构,包括源自瘤胃真菌与温泉耐热菌之纤维素酶,以及畜牧业广泛使用之植酸酶(phytase)。并且根据蛋白质结构进行酵素改造,使酵素活性与热稳定性均获得改进,更符合产业需求。 3. 微生物制剂研究 主要研究项目包括:(1)霉菌毒素分解菌:已分离数株具有分解霉菌毒素能力的菌株,于体外试验与动物实验中均证实极有应用于食品与饲料的价值,研究成果并已获得专利保护;(2)生物农药潜力菌:完成台湾本土新菌种Pseudomonas taiwanensis之全基因定序,并证实该菌种具有做为生物杀虫剂之潜力;(3)肠道益生菌表达系统:利用肠道益生菌做为重组蛋白质的表达平台,使肠道益生菌具有分解纤维的能力,或做为流感疫苗或干扰素的载体。相关研究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疫病、减少用药为目标。 刘嚞睿
研究实验室 植物分子生物暨病毒实验室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充满各式各样的交互关系。会造成植物生病的微生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原菌。反之,促进植物生长或提高病害抵抗力的微生物,我们称之为益生菌。我们实验室感兴趣的研究主题之一是研究病原菌或益生菌与植物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运用 (1) 大数据生物资讯学分析、(2) 微生物学、(3) 生物技术、(4) 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探讨微生物与寄主间交互作用,了解其致病或抗病原理,开发创新生物制剂或生物农药,运用于促进植物生长或植物病害防治等生物科技研究。 实验室研究主题 (1) 大数据生物资讯学分析 本实验室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技术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进行微生物与植物基因体研究。利用台大与国家高速电脑与网络中心的超级电脑进行大数据生物资讯分析,了解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基因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探究可能引发的抗病或致病机制。 以植物菌质体 (phytoplasma) 感染作物后诱导植物花器叶化为例,透过大数据分析,建立了植物菌质体造成花器叶化的机制,其中意外发现菌质体会促进植物大量表现抗癌化合物 (vinblastine)。因此,我们正利用大数据及生物技术方法,找寻病原菌可刺激提升作物抗癌化合物的基因与生合成途径,运用于新药开发 (Fig. 1A)。 除此之外,我们也针对重要微生物及作物进行基因体定序研究,促进特有物种深度开发。以耐盐菌基因体为例,我们实验室与园艺系徐源泰教授合作,利用 NGS 技术解出台湾本土耐盐菌全基因体 (Fig. 1B),并找出可能参与耐盐的重要基因,将运用于高盐环境下生物技术之运用。 (2) 微生物制剂之开发 我们分析木霉菌 (Trichoderma spp.) 基因体,找出可诱导植物抗性的关键基因 Epl1 (Fig. 1C)。利用生物技术成功的表现与纯化 Epl1 蛋白,并利用 Epl1 刺激植物针对细菌性、真菌性及病毒性抗性。此外,我们也利用 NGS 技术针对 Epl1 诱导植物抗性机制深入研究,并改良及优化 Epl1 蛋白特性,开发具商业竞争性的生物制剂,运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Fig. 1D)。 (3) 植物代谢体研究 代谢体是生物基因表现后的最终产物,因此我们除了利用 NGS 了解基因网络作用,我们也分析代谢体变化,以了解真正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例如调控蝴蝶兰花色变化或是菌质体刺激植物生产抗癌化合物 vinblastine (Fig. 1E & F)。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植物体内基因调控,提升有价值的生物性状是本研究的主轴之一。 (4) 病原菌效应蛋白调控植物基因静默机制及微型核酸之研究 本研究是研究菌质体 PHYL1 效应蛋白及马铃薯 Y 群病毒 P1/HC-Pro 抑制子如何调控植物基因静默机制。PHLY1 会抑制植物微型核酸 miR396 表现,导致 miR396 无法调控植物 SVP 基因表现。SVP 基因是植物开花重要的负调控基因,如果 SVP 无法受 miR396 调控,是导致植物花器叶化重要关键之一 (Fig. 1G)。 病毒 P1/HC-Pro 抑制子,会抑制植物微型核酸调控机制,导致病毒感染后造成植物产生病征的关键因素之一 (Fig. 1H)。透过改造病毒 P1/HC-Pro 基因方式,可产生弱系病毒。此弱系病毒失去诱导病征的能力,并且可以刺激植物产生病毒抗性,俗称植物交互保护。我们实验室除了研究交互保护机制之外,我们也深入研究 P1/HC-Pro 如何抑制植物微型核酸机制。并且将其弱系病毒开发为病毒表现载体,进行生物技术开发。 (5) 蛋白重组工程、蛋白结构解析与生化活性研究 本研究室专精于各样植物与病原菌蛋白构筑与纯化。透过各式蛋白表现系统大量生产高纯度重组蛋白,供蛋白结晶、X 光绕射、及生化分析之用。这些纯化之蛋白可应用于酵素工程、生物农药及蛋白新药等开发 (Fig. 1I)。 本实验室之国际合作 (1) 国际地钱植物基因体研究 本实验室参与国际地钱植物 (Marchantia polymorpha) 基因体研究 (Fig. 1J),协助鑑定地钱植物微型核酸 (microRNA; miRNA) 基因研究。我们实验室利用 NGS 策略,找出 129 个新的地钱微型核酸基因 (Fig. 1K),并刊登于 Plant Cell and Physiology (2016) 57: 339-358。此外,我们参与地钱植物基因体注解工作,与国际一百多位科学家共同发地钱染色体论文。 (2) 国际夥伴与交流 我们有许多的国际合作夥伴,并且长期与我们交流互访。本实验室学生也都有机会前往各个不同夥伴实验室进行短期研究与学习。植物病毒研究合作夥伴:北海道大学 Dr. Kenji Nakahara;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 Dr. Santiago F. Elena 及 Dr. Jose-Antonio Daros;英国剑桥大学 Dr. John Carr。基因静默研究夥伴:法国 INRA 的 Dr. Herve Vaucheret;日本 JST 的 Dr. Manabu Yoshikawa。地钱研究合作夥伴:日本京都大学 Takayuki Kohchi;神户大学 Dr. Kimitsune Ishizaki;近畿大学 Dr. Yamato Katsuyuki;澳洲 Monash University Dr. John Bowman;墨西哥 Universidad Veracruzana 的 Dr. Mario A. Arteaga-Vazquez;德国 Osnabruck 大学 Dr. Sabine Zachgo。 林诗舜
研究实验室 微生物生态与机能工学实验室 一、应用微生物与农业生物科技研发 (Applied Microbiology &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1. 筛选可促进作物生长或是抑制病害之植物根圈益生菌 2. 研发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液化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纳豆菌 Bacillus subtilis var. natto等),包括发酵制程与制剂配方加工等。 3.微生物制剂在惯行/有机农业以及植物工厂之应用 二、共生与微生物-植物交互作用机制探讨 (Symbiosis & Microbe-Plant interactions) 1. 探讨 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根瘤菌的染色体分配蛋白(chromosome partition protein)在结瘤与共生固氮的分子机制 2. 探索第六型分泌蛋白系统(T6SS)在根瘤菌的共生与非共生生活史所扮演的角色 3. 探讨土壤益生菌促进作物生长与抗病之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 4. 探讨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光合菌协助植物抵抗干旱与盐害逆境之机制 Keywords: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nitrogen fixation, Legume-rhizobium symbiosis,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 abiotic stress 刘启德
研究实验室 免疫肿瘤实验室 游舒涵助理教授实验室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IME)。游博士实验室所建立之肿瘤微环境研究平台,可运用在犬猫肿瘤及疾病治疗机转之探讨。亦可整合爱因斯坦计画中初步在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成果,配合游博士在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肿瘤微环境等专长,带入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领域中。研究成果将可帮助临床医师针对不同病人的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行个人化医疗诊断,大幅下修药物需求与治疗花费,同时也能避免高剂量、长期且持续性给予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
 
游舒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