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jita Veny (徐溶佩) & Ru-Ting Yang (楊如婷)
自然環境中,植物無法自由移動來適應環境,因此演化出許多不同於動物模式的基因調控機制,以便在遭受病源入侵或環境逆境的時候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理反應,度過危難。今天我們邀請生技所 - 植物分子與病毒實驗室的詩舜老師跟我們聊聊他的研究專長。
林老師主要研究植物基因靜默調控機制 (gene silencing)。雖然,植物中藉由小 RNA (small RNA) 調控基因表現的機制已有許多發現,但其中還有許多尚未解開的地方。例如細胞如何辨認微型核醣核酸 (miRNA) 來調控基因?HEN1 甲基化轉移酶在此路徑中是如何將 miRNA 甲基化?以及植物 miRNA 又為何需要甲基化?這些問題仍有待解決。而詩舜老師則是透過植物病毒抑制子 (suppressor) 來抑制 gene silencing 作用,並藉由高通量生物資訊分析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來取得數據,比較有無新的分子成員參與在相關機制中。另外也藉由低等最早登陸的祖先活化石蘚苔類植物 - 地錢進行相關研究,以了解蘚苔植物與開花植物之gene silencing 調控有何不同,並從演化的角度去分析其分子機制。
目前詩舜老師的研究室除了開發 NGS 的應用軟體,未來也計畫導入人工智慧 (AI),讓資料探勘速度能夠大大提升,降低人工搜索比對所耗費的精力及時間成本。此技術可廣泛運用在各個領域研究中。同時,實驗室也藉由純化重組蛋白,找尋在試管實驗的酵素活性條件,建立體外 (in vitro) 實驗分析,將可以降低體內反應系統在分析上的複雜度與干擾。
詩舜老師告訴我們,在研究過程中,要熱忱並賦予研究意義及價值。由此我們可以對任何事物感到有趣,在不同領域中都能夠找到有趣的議題。但一旦接觸了一個領域,就不要輕言放棄,要開創它的價值並找到研究的熱情。尤其是每個研究領域都有其困難之處,可以透過與其他人討論時找出解決知道。或是在壓力來臨時,老師會把他的問題交託給上帝,以禱告尋求方向及創造的奧秘。奇妙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詩舜老師也和我們分享,他喜歡花時間思考、創造新的東西。因此他選擇投身教育,在沒有績效及時間的壓力可更深入的探討生命議題。也在這過程中看到學生的成長。他很喜歡和一群學生一起研究,並分享成功與失敗。每一次的經歷都是感動與開心的一件事。最後,老師期許我們要保持自己的初衷,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對生命科學有興趣。這個生技產業被許多現實與法規所限制,因此,我們所熟知的技術也許不是這麼的神奇或完美,但千萬不要失去信心,將所學的知識化作養分,相信未來會有派上用場的時候。